目录
专家论坛
B4GALT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谢明远;姚冬;莫碧文;
广西“桂十味”药材体外抗氧化活性及保护作用 张兵;陈聪;彭彦芬;韦坤华;余启明;谭相端;
综述
毛囊形态发生、周期性发育和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陈博;姚训文;张华;粟新新;龚震宇;
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方案研究进展 沙远峰;钟萍;莫智媛;乐江华;宋家乐;唐桂艳;
论著
一种新型香豆素衍生物P492B的抗神经炎症效应分析 蒋艳林;向文静;牙东姗;陈鑫;邓俊刚;廖儒佳;
IL-17/NF-κB p65通路促进COPD小鼠气道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杨静欢;李林峭;覃麒桦;褚淑媛;
酸枣仁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靶点及作用机制研究 邝彤东;周乐;李慧娟;吕运成;
血凝五项、血栓弹力图联合检测对ACI预后的预测价值 耿明明;潘晨;杨惠惠;
经皮导入复方甘草酸苷溶液对玫瑰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 易江;杨凤元;黄熙;严文杰;
心脏彩超、Hcy与急性肺栓塞患者PAOI的关联性及预测疗效价值 薛晓艳;姜华;刘聪敏;
黄葵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PNS的临床效果 葛晓慧;张晓晓;
阿米替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 慕志杰;张凡;
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CPS对NRDS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张瑞;付亚楠;刘雨露;
小剂量左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经锦娅;薛江波;
血液检测指标在IgG4-RD合并骨质疏松中的临床价值 龚华松;刘舒尔;李霞;任亚飞;金迪;钟露莹;卢慧洁;庞业缤;韦欣然;黄晓慧;刘征;
氧化三甲胺与心力衰竭患者肠道菌群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王罡;张亚琦;
ERAS理念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拔管及康复的影响 渠倩倩;李玲玲;
胸腺肽α1联合乌司他丁免疫调节治疗脓毒症的效果 孙青松;吴金海;
戈舍瑞林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效果分析 李丽;赵慧欣;袁晓敏;
CTRP3与T2DM骨代谢的关联及对骨折风险的预测效能 梁元;王佳佳;
PLT、IGFBP-3、ALB联合诊断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 王凯;郭爱荣;王艳;
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VCIND患者的临床效果 蔡航航;王华;柴婉滢;
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股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作用 朱世达;陈凯;黎源鑫;王洪凯;
MECT联合帕利哌酮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的治疗作用 侯瑞;刘胜超;
促愈熏洗方联合大黄外敷对混合痔环切术后的康复作用 翟珍珠;a;汤玉洁;张丹丹;
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阿昔洛韦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治疗作用 靳宁超;胡青青;杨双杰;
氨茶碱联合特布他林与沙丁胺醇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 武文会;刘琳;耿贝贝;
三维捆扎复位技术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小雷;张仕锋;刘明辉;
临床交流
基于ERAS的人本位护理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文艳林;曾庆清;吕小娟;罗金华;
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经口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全程管理中的应用 李洲宁;刘高明;彭小伟;吴静芬;
医学教育研究
新医科理念下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孙立元;韩标;汪丽燕;朱成;李美含;马献力;
虚拟仿真在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王娜;贝春华;张国栋;韩菲;周玲米;谭盛葵;
PAD教学模式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赵阳;刘友富;刘栩;孙颖;
版权所有:华夏医学(Acta Medicinae Sinica) 联系电话:0773-2805467 电子邮箱:huaxia@glmc.edu.cn 地址:广西桂林市临桂区致远路1号桂林医科大学明德楼316 (541199)